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(记者李慧紫 通讯员章晟)4月14日,王磊(化名)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捐赠造血干细胞,为一名素昧生平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期望,成为湖北省第715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赠者。
王磊成功捐赠后和爸爸妈妈合影。
王磊23岁,是黄石大冶的一名公职人员。4月9日,王磊在母亲陪同下从老家黄冈抵达武汉,父亲则于13日一早赶来。王磊的爸爸妈妈在黄冈市区运营一家广告设计店,为全力支持儿子,他们挑选闭店3天。
王磊爸爸妈妈闭店来汉。
“传闻配型成功概率仅有十万分之一,很可贵的一件事。”王磊的父亲说道,“之前看过相似新闻,心里有底,加上孩子从小就仁慈有爱心,他想做的事,咱们必定全力支持。”起先,王磊的母亲满心忧虑,为让母亲安心,王磊和父亲上网查阅材料,耐性解说现在捐赠造血干细胞是经过外周血收集,经父子俩解说,母亲总算放下心来。
谈及参加骨髓库的关键,王磊回想:“2019年我大一,第一次献血时就参加了中华骨髓库。其时就想着多一个救人时机总是好的,没想到六年后真的配型成功了。”接到黄石市红十字会告诉时,王磊正忙于推动科技立异项目。“其时在上班,看到生疏号码没接,后来对方经过微信联系上我。”回想起那一刻,王磊觉得很走运,“这么小概率的事让我碰上了”,他没有犹疑,赞同捐赠后,敏捷调整作业计划,活跃合作捐赠流程。王磊还说到,大学时宿舍6人一起参加骨髓库,他是首个捐赠成功的,在宿舍群共享喜讯时,同学们纷繁为他点赞。
为以最佳状况捐赠,体检后王磊还戒掉了爱喝的饮料,坚持每周游水三到四次。4月9日来到武汉后开端打发动剂,“第一天晚上,肌肉像过度运动后那般酸胀,吃了一粒止疼药,后边几天就没什么不适了。”王磊说。
王磊正在捐赠造血干细胞。
14日上午8点40分,正式捐赠开端,继续近5个小时,王磊需全程卧床,虽不能动弹有些难过,但他坦言:“感觉和献血差不多,便是时间长点。”
“或许您觉得仅仅做了一件‘该做的事’,但对我而言,您让一个老公再次握住了妻子的手,让年幼的女儿再一次拥抱了父亲……”王磊收到患者及家族的感谢信,这一句让他动容,他说:“受捐者是一名年青的父亲,期望他能前期恢复。”
王磊所在单位也对此大力支持,特批两周假日,度假日间,搭档自动分管其作业。捐赠期间,亲朋好友、搭档的问好不断,表哥还发来红包叮咛他保养身体,王磊称这一切都让他倍感温暖。
【修改:余丽娜】